2025年10月18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美国与世界”学术论坛。论坛由北外美国研究中心、中美关系研究中心、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和科研处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

北外党委书记王定华,党委副书记、校长贾文键,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钊,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文理学院副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香农・斯蒂恩(Shannon Steen),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马特・桑德勒(Matt Sandler),北京大学历史系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希,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平发展研究所所长王鸿刚,《美国研究》副主编赵梅,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等三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师生代表参加论坛。


开幕式上,王定华在致辞中指出中美关系在当前复杂多变国际形势中的重要性,以及深入研究美国对理解国际格局、服务国家战略的关键作用,并为推动北外美国研究高质量发展提出四点意见。贾文键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钊颁发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美国研究特聘教授”聘书。
主旨发言环节,陶文钊以“对特朗普 2.0 施政的初步观察”为题发表演讲,深入剖析特朗普再次执政的施政作风、政策与影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文理学院副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香农・斯蒂恩以“表演艺术与美国研究:框架的变革”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从跨学科角度为美国研究提供新视角和理论框架。论坛开幕式由教务处处长、美国研究中心李莉文教授主持。
嘉宾发言环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马特・桑德勒,《美国研究》副主编赵梅,北京大学历史系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希,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国际政治科学》执行主编漆海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刁大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高嵩,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张帆、李枏、富景筠,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涂怡超,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张腾军,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刘莲莲,助理教授赖华夏、戴惟静,北外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谢韬,专用英语学院教授、《国际论坛》编辑部主任蔡鸿等、教务处处长、美国研究中心教授李莉文、美国研究中心齐皓副教授和闫循华博士等分别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的美国与世界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美研中心闫循华博士围绕《什么‘四方安全对话’(Quad)不会演变成亚洲版北约》展开论述,深入剖析其机制局限与战略定位。美研中心副教授齐皓就《特朗普的‘选择性克制战略’与国际秩序的变化方向》进行阐述,分析该战略对当前国际秩序演变的影响。论坛发言分别由谢韬、北外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院长刘铁娃、专用英语学院副院长仵胜奇主持,科研处处长张天伟作总结发言。
作为本次论坛新设活动,“北京外国语大学美国研究青年论坛暨美国研究中心研究生论坛”在18日晚在英语英语学院115会议室举行。来自美国研究中心2023和2024级的三为硕士生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陈希睿同学以“A Study on U.S. Senator Andy Kim's Attitudes toward China: Evidence from Bill Sponsorship and Cosponsorship on China Issues”为题,通过分析由安迪·金(Andy Kim)议员提出或共同提出的法案与修正案,揭示他在第116届至第119届国会期间的立法行为特征及其对涉华议题的态度变化;
李柯凝同学以“Polythink Symptoms and Their Drivers in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s Decision-Making on Tariffs Toward China (2017-2021)”为题,聚焦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对华关税政策,指出其呈现的多种多元思维症状源于多种结构性因素的交织作用;
金晓晨同学以“From Water Securitization to Desecuritization: The U.S. Supreme Court's WOTUS Jurisprudence (1985-2023)”为题,借助“安全化理论”(Securitization Theory)框架,探究美国最高法院关于“美国水域”(WOTUS)适用范围判例法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点评环节,闫循华老师指出,社科研究要避免简单套用现有理论,切忌概而论之,同时鼓励学生挖掘大胆创新,发现规律,将研究结论推广至相似案例。齐皓老师则建议学生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应进一步关注其他潜在变量,以增强研究的解释力和说服力,细化研究方向,形成更聚焦、更具学术深度的研究框架。青年论坛由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崛斌老师主持。


本次学术论坛推动了美国研究跨国界、跨学科的学术对话与合作,推动了美国研究中心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为北外美国研究的持续深化奠定坚实基石。本次论坛也进一步助力英语学院区域国别研究学科建设的发展,为进一步探索开拓了新思路。(林斯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