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中文

蔡鸿老师为美研中心做讲座

作者:时间:2023-11-30

20231129日下午,北京外国语大学专用英语学院蔡鸿副教授在英语学院111会议室为美国研究中心做了题为“American Studies: 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的讲座。蔡鸿老师以“American studies”, “Area Studies”, “Country studies” 的定义为切入入点,阐述了美国研究在美国的起源背景以及代际发展。他指出,美国研究的思想起源可以追溯到超验主义运动奠基人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Ralph Waldo Emerson)1837年以“The American Scholar” 为题所做的演讲,而弗农·路易斯·帕灵顿 (Vernon Louis Parrington)、海伦·梅里尔·林德 (Helen Merrell Lynd)和亨利·纳什·史密斯 (Henry Nash Smith) 在美国研究成为一个学科的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第一代美国研究者开始在学术合作和学术探讨的背景下开展研究;20世纪40年代,第二代美国研究学者促使美国研究发展壮大,尤其是《美国季刊》(American Quarterly)创刊,美国研究学会(American Studies Association)宣布成立,美国研究的理论、方法以及框架体系初步形成,为美国研究在学术界立足和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第三代美国研究学者加入了第一代和第二代美国研究学者队伍;20世纪70年代之后,第四代美国研究者致力于探讨如何对美国例外论、美帝国主义进行批判和解构;21世纪初期,美国研究再次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研究领域进一步细化,形成新美国研究 (New American Studies),随着美国外交政策的根本性变革以及美国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美国研究在全球不断发展。蔡鸿老师还提出了美国研究面临的危机、挑战及困境。他特别指出,美国研究具有很强的跨学科性,同时也存在对理论及方法的争论,使得美国研究经历了重构的过程。最后,蔡鸿老师介绍了美国高校的美国研究项目及发展现状,并分享了对美国研究未来发展态势的看法:虽然美国研究的未来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但作为一门不断变化的学科,美国研究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作用,不断丰富拓展其研究内容。此次讲座由美研中心付美榕老师主持,李今朝老师担任评论人,张可卿老师、美研中心2022级、2023级全体硕士生参加,现场互动热烈、气氛温馨。(宋艳珂供稿)


C4F9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